8月20日,全国首批三维介导下房颤脉冲消融治疗手术在瑞丽景成医院成功开展,标志着脉冲电场消融正式应用于我国房颤导管治疗领域,同时这也是我国心律失常导管治疗领域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在有心律失常的急诊患者中约40%是房颤长时间的房颤会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他们发生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房颤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其中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以下简称PFA)被誉为是治疗房颤最强利器! 此次接受PFA手术治疗的是一名在我院就诊的76岁女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经过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决定为患者实施三维介导下房颤脉冲消融治疗手术。 手术全程在三维指导下采用局麻的方式开展。时长进行了大约60分钟,整体消融时间约为35分钟,实际有效脉冲发放总时长34毫秒,穿完间隔后几乎未使用X射线。 图1 图2 图3 图4 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全程保持清醒,对手术的耐受也很好,整个手术的体验感也很不错。全程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手术圆满结束。术后,患者的心律恢复并维持了窦性心律,对术后的恢复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想治疗房颤的核心办法通俗点说就是要隔绝导致心脏房颤的信号源。而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技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毫秒级别),精准打击目标心肌细胞,不会“烫伤”周围细胞,也不会影响周围“无辜”组织,比如食管、膈神经等。所以PFA治疗房颤的手术时长更短,损伤更小,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加持久。 随着此次房颤脉冲消融治疗手术在瑞丽景成医院的成功开展,相信在德宏自由贸试验区政策助推下,PFA作为一种新兴的房颤治疗技术,将为中缅边境地区,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更舒适的治疗选择。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国际前沿的医疗解决方案,为房颤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